特別調查:揭開80億LED路燈采購“謎案”(三)
摘要: LED路燈一直是業界的熱門話題,在LED路燈發展的進程中,推進者與被動的使用者之間存在的巨大的反差。對于節電率、實際壽命夸大為人所知后,無可避免的會對LED路燈企業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加上行業的無序競爭的“毒瘤”實力不濟的企業虧損嚴重。
■ “環資工委”80億LED路燈采購計劃反思
連月來,媒體對“環資工委”80億LED路燈采購計劃的調查披露以及近期南方周末大幅頭條的深度報道與質疑,已將何學民與他的“國家環資委”推至風口浪尖。但是,截止目前,何學民并沒有針對企業的質疑和媒體的披露給予任何正面的回復。
“80億LED路燈采購計劃”的忽悠伎倆可以說已經一一戳破,但是至今仍然很多疑點重重,具體的細節我們不得而知,但已然不重要了。因為,天時造“英雄”,同樣地,促使這類弄虛作假之徒,播下這種的投機牟利的惡苗,免不了是因為有著那樣的土壤助長。
何學民何以選擇了LED路燈下手?LED路燈行業的哪些發展弊端助長了他的“威風”?LED路燈企業應如何避免類似的騙局?這才是新興的LED行業應該深刻反思的問題。
浮躁的LED路燈行業為其提供可乘之機
LED照明行業一直存在著強烈的浮躁情緒,目標定位不明確,市場隨波逐流,拼殺急功近利,行業沒有耐心培養品牌埋頭與技術,相反大打價格戰,形成了極其負面的惡性循環。在這種亂象發展環境下,政府的補貼對于企業而言顯得尤為重要,加之LED路燈訂單多為公共設置建設,多為政府主導之行為,涉及的金額較大,牟取利益較快,這些特點促使何學民與他的“環資工委”騙局將黑手伸入了襁褓中的LED路燈行業。
一、依賴政府訂單之弱點為其所用
近年,政府對于LED照明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對于LED照明的扶持多為公共建設以及室外照明,所以要做好LED路燈的市場,就必須做好政府關系。與綠化中心、風電場一樣,大功率LED路燈和中國城市化、現代化進程掛上了鉤,而路燈均為政府和市政建設管轄范圍。在推廣過程中,業內流傳著“找市場不如找市長”的說法,政府訂單成LED路燈產業的“過冬棉襖”。所以,稍作分析便知,這“80億中央預算外資金進行的采購計劃”,在LED路燈行業而言并非沒有可信點,然而,也正是LED路燈企業主要依賴政府扶持的這一弱點恰恰被人所利用。
二、路燈訂單涉及金額大可依仗政府信用
路燈工程項目向來涉及的金額就較大,加上LED屬于新興產業,發展初期,價格偏貴,但是其對于政府節能減排以及扶持高新產業有著重大的積極作用。“80億”金額較大,放置在LED路燈工程項目采購范圍內,依仗政府信用,被質疑的幾率較小。這或也是何學民等人選擇LED路燈行業的另外一個原因。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