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跨界時代LED照明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摘要: 半導體照明在中國方興未艾,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少有的幾個走在世界前列的產業,并且很有希望從產業大國變為強國。對此,曹健林以“開放創新融合--科技大跨界時代的產業發展”做主題演講報告,從產業發展升級和政府政策引導的角度向與會者分享產業發展趨勢。
半導體照明在中國方興未艾,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少有的幾個走在世界前列的產業,并且很有希望從產業大國變為強國。
對此,曹健林以“開放創新融合--科技大跨界時代的產業發展”做主題演講報告,從產業發展升級和政府政策引導的角度向與會者分享產業發展趨勢。
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代與新需求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物理學家赤崎勇(IsamuAkasaki)、天野浩(HiroshiAmano)和日裔美籍科學家中村修二(ShujiNakamura),他們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GaN基藍光LED。
諾貝獎是如何評選的,引發人們的深思。今天的諾貝爾獎評選上更加關注創造人類福祉,更加關注科技的產業化及商業化。從諾貝爾物理獎的9項半導體技術分布來看,未來將是第三代半導體,是整個業界努力的一個方向。第一只GaN基藍光LED的發明,使人類進入了以藍光LED為標志的第三代半導體的時代。
藍光LED的發明,現在對于中國的貢獻是推動了高效半導體照明的產業化和創新應用,加快了產業發展的進程。在未來,將有可能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掌握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SSL創新發展的歷程與前景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
如社會發展不斷的從信息化向智能化及體驗、互動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隨著信息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的浪潮推動著世界不斷從工業社會形態向信息社會形態發展。以數字化的信息成為最重要的資源,這就是互聯;以智能化工具為最基本的生產工具,這就是互動。
社會發展的特征是需求引領,低碳、智能。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為主要標志的綠色發展,已成為21世紀的主流;發達、發展中國家均將低碳經濟作為帶動經濟增長的內生增長動力;大數據時代到來,人類要求更加高效、個性化、智能化。應用驅動在主要體現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以及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對于科技工作者來講,科技發展的特征是跨界?,F在社會上比較流行說法是“一個不會拍電影的廚子不是好總裁””,學科交叉加速,產業前沿延伸,新關商業涌現;傳統意義的學科界別、產業界別、商業界別日趨模糊,這需要我們所有的行業在一起合作,進一步的融合與協作。
微電子和光電子攜手并進的時代來臨:微電子技術成為LED智能照明的支撐技術,LED照明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成為大數據時代的重要元素。
與此同時,光是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生存的前提,健康的照明能夠滿足人的安全、生理以及心理的感受,智能的照明將從單純的“取光”變為營造應用需求的智能“光環境”。LED本身的可數字化和可控制性,使按需照明成為可能。
新時代科技產業發展的道路
中國SSL一直在創新中發展,在過去的十年中,產值年均增長率為39%,2014年將突破3000億元。初步形成了四大區域產業集群,2013年LED照明市場全面啟動,市場滲透率達到9%。LED燈具總產量達到8.1億只,產品制造和出口量居全球首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封裝基地,同時也在醫療、農業、航空航天等領域創新應用。
關鍵技術不斷進步,芯片國產化率逐年提高。藍寶石襯底白光LED光效突破160lm/W,同類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自主知識產權的功率型硅襯底白先LED產業化光效達到130lm/W;國產芯片進口替代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達到75%;48片以上生產型MOCVD樣機成功試用,并實現銷售;基于LED可見先通信的室內定位項目在國際首次實現產業化應用。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