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調查:揭開80億LED路燈采購“謎案”(二)
摘要: 首批入圍的企業是否有與“環資工委”進行簽約?又是否有繳納10%-15%的保證金?等等。在本文“謎案”(二)中,阿拉丁照明新聞網聯合新世紀LED網在繼續對首批入圍企業進行了解后一一給予追蹤解惑。
3、A企和B企為何下定決心簽約并繳納保證金?
記者從那些未進行簽約的企業口中得知,他們確實發覺這個“采購計劃”當中早已存在各種疑點,但為何又仍有企業下定決心簽約并愿意繳納保證金呢?
① 記者:一開始是怎么看待這個計劃的?
A企代表:認為這是一件很好的機會,門檻也不高,注冊資金3000萬以上,我們也達得到這個門檻。當時也以為是國家發改委下面的一個機構,畢竟是以“中國”開頭的機構,甚至認為是一個有很大背景和政策支持的推廣工作。
② 記者:促使你們簽約并繳納保證金的原因是什么?
A企代表:首先我們認為這是官方性質的采購計劃。也正如你們上一篇的報道中提到的可信點,我們也正是因為看到他們在廣州大張旗鼓召開發布會,接著又在國家發改委中配樓召開預審會,而且網站域名的后綴還是非盈利組織org。
在3月7日的答疑會上,何學民還拿了一大疊地方申請綠色示范地區的申請書,以及“環資工委”的批復,而居多的是鄂爾多斯、扎賚特旗等內蒙古的區域——以此來證明示范地區的真實存在性。并且聲稱,截止到目前為止(3月7日),神州中能的賬戶已經收到17個億的地方資金。
事實上,像委托神州中能進行該采購計劃的類似做法在行業也不是沒有,當時我們也認為可能是采用與EMC模式(EMC模式均是委托國家授權注冊的節能公司進行項目實施的)雷同的方式。所以并沒有過多去質疑。加上,我們繳納的保證金比對方支付的預付款要少一些,當時認為,只要拿到預付款,那么損失也就不會太大。所以我們就冒險了。
③ 記者:從什么時候開始質疑這一“采購計劃”的真實性?
A企代表:我們一共繳納了300萬保證金,本來,按照合同規定,環資工委或者說神州中能應在收到履約保證金后的15天以內下訂貨單,訂貨單確認后的3日內支付預付款,但是我們卻遲遲沒有收到預付款。這個時候,我們才真正警惕起來。(如下圖)
圖:《中國環資與節能工委綠色照明節改示范工程照明產品采購合同書》第7頁(點擊圖片放大)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